座机:0379-62322190 0379-62383173

手机:张经理 13014727803

姚经理 13333886642

远经理  15038503988

黄经理 15137909090

售后:远经理   18238880808

传真 :0379-62383002

企业QQ:4000379440

地址:河南省洛阳市春都53号副食品批发市场


扎根沙漠深处 代代初心如磐充气仿真车

发表时间:2020/1/7  浏览次数:429  
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 【大】

  拔地而起的两层现代化小楼与院内绿柳胡杨整洁清爽,楼后四台风能发电机与院内的太阳能光伏电板随时待命,捕捉气温、气压、辐射等要素的现代化观测仪器稳定运行,蔬菜大棚、禽类养殖区、文化长廊、运动休闲区也为院内增添了几许生机,而院外则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。

  这里是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拐子湖气象站。这座始建于1959年的国家一类艰苦台站,是我国仅有的两个沙漠腹地气象观测站之一。这里常年干旱少雨,自然环境恶劣,被认为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。但有一群人始终坚守在这里,用60载时光诠释着气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、坚守担当。

  20世纪50年代来到这儿的杨福成,经历最痛的事,是儿子的离世。孩子4岁的时候闹肚子,当地治,没条件;出去治,充气仿真车来不及。“我得到电报,第二天回去时,孩子就没了。充气仿真车”杨福成的眼眶内,泪水一直打转,“没有照相馆,孩子都没留下一张照片。”

  水发黄,苦涩,含氟量严重超标;浇树,充气仿真车有时都把树浇死了。王文华60年代来到站里,说到这让人恼的井水,直摇头:“打井,没有石头砌,就用干柴围起来。柴火泡烂了,水也变质了。”

  20世纪70年代,胡彦荣来的时候,拐子湖连一棵树都没有,满眼不见一点绿。想吃绿色蔬菜就更难了,顿顿都是土豆和洋葱头。那时,还没有像样的路,当时的“路”,被称为“搓板路”——累脚、费鞋、耗时。

  进来难,出去更难。骑上骆驼走好几天,眼前还是一片大漠!白天吃点干粮,晚上就挨着骆驼睡在戈壁上,醒来,半个身子已经埋在沙里。邮局的人骑着骆驼来送报送信,10天一趟;赶上天不好,一个月才来一次。1975年,站上的张兴收到一封信,得知继母去世,一推日子,已是半个多月前的事了。

  通信设施的落后,不仅在空间上阻隔了亲情,也加重了工作负担。站上的人使用手摇发电机发报,每小时观测一次,赶上刮大风信号不好时,就不停地发,大家称为“盲发”。充气仿真车“不知道啥时候能发出去,也不知道对方啥时候能收到,就是一个劲地发、发、发,对方收到了这边也不知道。”

  站上终于有了一辆解放牌汽车,是在20世纪80年代。有着30年工龄的刘天宝说,有一次,车坏在路上,只能步行。为了能给职工们顺利采购到生产生活物资,他们坚持走了近20个小时。“后来累得腿上一点劲也没了。连个小石子,都能把你绊倒。”

  由于环境恶劣,上世纪90年代初,苏木政府搬迁,学校、卫生站、邮局等都撤走了,拐子湖唯一的小商店也关闭了……人也都走了。剩下站里的人面面相觑,充气仿真车脸还是熟悉的那几张脸,剩下的除了空旷、沉寂,还有不关门的气象站观测场。

  1996年,巴音那木尔服从组织安排来到拐子湖气象站工作。有一年冬季的一天,气温-30℃,七八级的寒风吹得人骨头疼。采购蔬菜的生活车搁浅在返回途中,柴油被冻住了。作为司机的巴音那木尔独自在戈壁滩上找了一个坑熬过了不眠之夜。他把一切能烧的东西都烧了,强烈的求生欲与责任感支撑着他挺过了残酷的黑夜。挨到天亮有车路过时,他的手脚已冻得僵硬了,话也说不出来了。即便是这样,他依旧找来工具烤化了柴油,将满满一车大家用来过冬的蔬菜送回到站上。

  2002年,李福平历经了8天的行程,来接任站长一职。来时,拐子湖刚好连刮了3天沙尘暴。他都没走大门,直接踩着厚厚的沙堆,从围墙上跨了进来。

  当时拐子湖的环境,跟建站之初变化不大。站里的每一把锹上,都刻着职工的名字,出去干活时,就把自己的锹拿上。李福平来后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带大家连着清理了两个月的沙子。

  在拐子湖气象站工作的同志外出回来时都会带很多药。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,在这里即便是小病都可能危及生命。

  2003年6月,李福平的脚被毒蜘蛛咬伤了。充气仿真车当时正是自动站建设施工的关键时期,时间紧、任务重,全站职工都铆足了劲。李福平硬是拖着受伤的脚,和全站职工一起挖粗沙、扫石子、和水泥、卸红砖。最后他的脚肿得鞋都穿不上了,伤口开始化脓。同志们劝他赶紧出去治疗,他总是说“不碍事”,第二天光着脚又带领大家投入到劳动中。一个月后工程结束,他去银川看病,医生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把伤口处理干净,还说再晚几天这只脚可就麻烦了。

  2010年,拐子湖气象站综合改造竣工:一栋漂亮、整洁的800平方米办公及住宿楼建起来了;80多公里笔直的柏油路贯穿南北;新建的60千瓦风光互补电站,满足了站内工作和生活用电;新修的蔬菜大棚、新打的深水井、新建的燃油锅炉,让大家吃菜、用水、取暖、洗澡不再发愁;电视、电话、阅览室、活动室及交通工具一应俱全。国家还将艰苦气象台站津贴标准提高了八倍。

  拐子湖气象人的生活条件虽然改善了,但艰苦的工作性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没有变。最近四年里,每年都会有新入职的气象职工去拐子湖学习锻炼,性格爽朗的李晓雪就是其中一位。

  李晓雪是个“气象三代”,爷爷和父亲都是阿拉善盟的老气象人,她从小就知道气象工作最讲究时效性。“整点观测发报是铁律。每当刮风下雨的时候,充气仿真车普通人往家里跑,气象人要往外面跑。”李晓雪说。

  2015年从兰州大学毕业后,李晓雪毅然选择回到家乡,传承父辈的气象事业,首站便被送到拐子湖实习了三个月。“第一眼看到门口伫立的‘坚守’二字时,我还无法体会其中的含义。待了一段时间后,我才真正感受到前辈们的艰辛。”

  如果没有拐子湖气象站,相当于在我国天气气候上游出现了一个监测空白带。这里还承担着为航天飞船发射等国防事业采集气象数据、提供国家气象信息交换等任务。

  得益于自动化设备的建设与应用,拐子湖气象站的人工监测频次已经从每天8次减少到5次。工作之余,最重要的任务还是除沙。和以前不同是,拐子湖有了铲车,效率大大提高。其余时间,李晓雪和同事们还要打扫狗窝、清理兔舍、翻地浇水。

  和外面精彩的世界相比,拐子湖最大的“硬伤”是寂寞。李晓雪刚来的时候觉得新鲜,没过多久就开始想家了。“晚上去采集数据的时候,一个人置身黑漆漆的沙漠里,既孤独又害怕。”

  苏力2018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拐子湖气象站。报到那天,妈妈送她来到站上。傍晚,母女俩围着气象站转了好几圈。妈妈终于忍不住了:“姑娘,充气仿真车咱们还是回去吧,换个工作。”

  “妈,您看到了门口‘坚守’两个字了吗?以前在学校时,就听说过拐子湖气象人的故事。现在我来了,不能拖后腿、当逃兵。”

  “其实这里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艰苦,这不是还通水、通电、通网嘛,也就是人少了点儿。”苏力安慰妈妈。

  很快,苏力适应了站里的生活,收起漂亮的裙子,置办了两套迷彩工作服,开始了监测、发报、保障服务等工作。每一次沙尘天气过后,掌握了铲车驾驶技能的苏力都要和大家一起清沙。

  今年是拐子湖气象站建站60周年。60年一甲子,拐子湖气象人就是在这“死亡之地”上守卫初心的。在他们的心里始终有一个声音:服务国家和人民,拐子湖的气象观测工作必须要做,而且要做好,因为这是使命。

合作链接: